中央企业高质量地参与未来科学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来源:

央视报道

浏览数目:

发布时间:

2022-09-16


 

引进高端人才,开展科技攻关,发展优势产业
中央企业高质量参与未来科学城建设成效显著
自2021召开中央企业高质量参与未来科学城建设研讨会以来,在中央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未来科学城迎来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多个新的中央企业合作项目签约未来科学城,一大批新的中央企业分支机构在未来科学城注册,未来科学城能源产业集聚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北京先进能源细分领域十大高精度产业的核心承载区。不断扩大未来科学城市能源产业的影响力。

 

未来科学城东方以国家30-60碳峰值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己任,整合能源科技和产业资源,快速抢占能源科技国际高地。与2021中央企业高质量参与未来科学城研讨会以来,新能源中央企业签约未来科学城,助力未来科学城快速发展。目前,未来科学城已成为北京十大高精度产业先进能源板块的核心承载区。

 

北京能源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研究院)成立于2021 8月4日,涵盖从研发、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到各类企业的全产业链。自成立以来,公司得到了昌平区政府、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和产业部的大力支持。

 

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峰告诉记者, “区政府与北京研究院签署了《北京能源数字产业园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补充协议》,从税收政策、人才政策、产业基金、项目支持、配套服务等方面为北京研究院和北京能源数字产业园提供了全面支持支持北京研究院在能源数字产业园建设“基金+产业”投资孵化平台,打造能源数字产业创新生态。”

 

企业的良好发展也为未来科学城的建设工作带来了实质性帮助。北京研究院通过发挥自身的制度优势和股东资源,部署资源优势,从技术、商业模式、融资服务等方面推动全方位创新,为未来科学城引入更多优质企业。

 

沈峰表示,北京研究院将通过打造“基金+产业”投资孵化平台,加快技术向成果应用的快速转化,推动成果产业化,为高质量快速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构建能源数字产业创新生态,为产业数字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以下简称华能存储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华能清能研究院)和海宁华能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华能科创基金”)于2022年2月共同成立。公司依托华能清能所丰富的人才储备和科技研发能力,形成了以智能分散控制储能技术为核心的储能电站完整一站式产品链。

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晨表示:“成立华能青能源研究所的主要思路是依托能源谷,同时依托华能集团整个行业的大市场,在华能集团与我们未来在能源谷的研究产业示范之间形成这种良性互动。”华能清能所希望通过储能技术占领国内行业的制高点,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擦亮先进能源名片。

 

在未来科学城深耕储能领域的企业也得到了该地区的全力支持。郭晨告诉记者,2021,华能清能研究院与未来科学城联合成立了华能科技基金,开始法人化运作。到2022年2月,在我区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华能存储与创新公司正式成立,我区也为企业的人才引进等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

 

未来科学城的发展方向是建设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世界领先水平“生命谷”和“能源谷”的国际影响力。(以下简称国药新光)位于未来科学城,为我们地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力。国药集团成立于2022年,是国药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板块的重要承载者,也是国药集团首个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项目。围绕解决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卡脖子”技术,企业研发4K超高清荧光除雾内窥镜系统、3D成像系统、人工智能和微创手术器械迭代,建立了完整、自主可控的医疗器械工业制造体系,促进了该地区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发展。公司将建立一个完整、自主的医疗器械产业制造体系,促进区域内医疗器械产业的全面发展。

 

当谈到公司最初抵达昌平时,国药集团董事长陆宝才先生对该区提供的“家政”服务表示赞赏, “科学、高效、精准!当公司搬入昌平时,昌平区为公司提供了一站式的整体解决方案。从临时办公场所的安排,到公司的快速注册,再到公司优惠政策的推广,昌平区对公司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并将搬入昌平的整个过程“非常光滑。”

 

在谈到企业在昌平的前景时,卢宝才告诉记者,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和制造是国药集团未来的重点布局方向,国药新光将发挥驻地企业的“领头羊”和“桥头堡”作用,将企业作为国药集团在年的支点,帮助昌平生物医药领域持续发展,与昌平区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携手合作。“在昌平,走向未来”。

 

一直以来,未来科学城一直将区域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与中央企业充分沟通和服务。未来科学城管委会严格落实“科学+城市”的总体要求,“城市”要建设得更好,通过配套的教育、医院、商业设施、酒店等公共服务体系,服务保障区域人才生活和工作,让人才扎根未来科学城。在中央和地方社区之间创造良好的协同发展模式。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服务部部长金鑫表示,自研讨会以来,中央企业高质量参与未来科学城,未来科学城迎来了根本性变化,2022年初至今,已有四个中央企业项目,总规模约30万平方米,是过去五年的总和,一大批重量级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也是拓展未来科学城一大批重量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的落地,这也扩大了中央企业在未来科学城的“朋友圈”,取得了一批重量级的科技创新成果,共同支撑了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在谈到如何更好地打造中央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时,金鑫表示,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将坚持一家一家经营中央企业,一家企业振兴中央企业,做好中央企业跟踪服务,支持中央企业跟进项目建设,解决中央企业参与未来科学城建设的高质量后顾之忧,使中央企业在未来科学城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

关键词:人类健康